真實的鄉(xiāng)下小院,
并不具備現(xiàn)代都市人所向往的那種
精致的“美麗庭院”,
反而往往老舊土氣,
但這種接地氣,
具有農(nóng)耕特色的院子,
也自有它的魅力。
以前凡是帶個洋字的,
都叫人羨慕嫉妒恨,
洋火,洋釘,洋房,洋妞……牧洋犬成群結(jié)隊。
到了今天,發(fā)現(xiàn)被洋鬼子耍了一個圈。
吃肉要吃土豬肉,
吃菜要吃土菜,
洋豬,洋雞看了就想吐。
也許,用不了三十年,
河?xùn)|變河西,
城市病越來越嚴(yán)重,
未來鄉(xiāng)村里有棟老宅子是土豪標(biāo)配也未可知。
每次回到水泥叢林里的時候,
碰到陌生的鄰居,
電梯里沉默的尷尬,
雞犬相聞老死不相來往的殘酷。
都讓我產(chǎn)生錯覺,
覺得自己是個機器。
有得那么幾天跑回老家,
住在自家鄉(xiāng)下的老房子里我才有
一種親情的感受。
吃什么,喝什么不擔(dān)心中毒,得癌。
出門人遛狗不必像城市里狗溜人;
自己栽什么種什么全憑任性。
老子今天不喜歡這種花,明天不喜歡
那顆樹,挖掉!
想在花園撒泡尿,不用擔(dān)心攝像頭……
經(jīng)常碰到朋友問,您老家是哪的啊,
有空去您老家作客。
我不能說貧僧來自東土大唐,
亦不能回答在下行者孫,
家是一個石頭出生的時候順便給炸了。
清明及春節(jié),還是要回去祭拜列祖列宗的,
還是要走親訪友的。
這時,那棟老宅便是你的根,
你真正的故里。
尋根認(rèn)祖,追源溯本是人的一種本能。
人,可以不知道要到哪里去,
絕對不能不知道自己從哪里來。
故鄉(xiāng),是精神生命中的一座豐碑,
那里往往刻錄了你一生最美的回憶。
那里的風(fēng)景令人向往,
讓人難忘。
鄉(xiāng)下的院子能推門見山,
房前屋后有三分良田,
可以種著時令蔬菜和水果,
四邊圍著竹籬或磚瓦墻
爬著牽?;蚴潜舛埂?/span>
夜里能看到星星,
清晨能聽見鳥鳴。
鄉(xiāng)村的寧靜讓人覺得天高云闊心安,
平平常常人生,
粗茶淡飯布衣,
相知相守愛人。
其實,我只想要個小院。
有花有草有你,
冬去春來夏至,不緊不慢歲月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